微商貨源團隊是真的嗎還是假的,微商貨源團隊是真的嗎還是假的啊?

4月23日晚上,購買150份熟肉后10倍索賠的邵某聯(lián)系封面新聞記者,稱掌握了新的證據,指控銷售者王云(化名)并非媒體上哭訴的“普通農民”,其背后有注冊資金為100萬的食品公司,并發(fā)展了200多名下線微商,“涉嫌傳銷”。

邵某認為自己是“懂法的消費者”,他稱,媒體報道他承認是職業(yè)打假人的說法為不實信息。他說去年對小超市、小賣部的19次起訴只成功拿到賠償款1萬余元,刨除維權成本沒賺到多少錢,目前已正式向法院提交了王云名譽侵權的起訴書。

邵某承認起訴前知道王云被打假過,購買150份“問題產品”后未向王云交涉,也未向監(jiān)管部門投訴,“當時打聽之前的案例,知道她的為人,就直接起訴了。”

邵某承認之前隱瞞真實身份,用吳姓律師名義聯(lián)系封面新聞記者是故意而為,希望引起媒體興趣,“一些發(fā)布不實信息的媒體,我會考慮起訴。”

王云接受媒體采訪

邵某承認起訴前知道“農戶”曾被成功打假

指控對方“涉嫌傳銷”

邵某稱,他去年7月份購買150份熟肉之前并不認識王云,也不知道王云生產的產品情況。他稱,是自己的朋友在她家買過產品,推薦給他后,他直接下單買了150份。

“她卻說我之前買3份,后來一次性買150份是為了索賠。微信賬號信息可以交給有關部門查,看前邊那個下單的人是不是我?!?/p>

邵某承認在起訴前,從未找王云交涉產品問題,也未向監(jiān)管部門投訴。

有網友質疑,一般消費者并不會對收貨過程全程拍攝,并且發(fā)現(xiàn)產品有包裝問題會先聯(lián)系商家交涉,或者向監(jiān)管部門投訴,而邵某大批量購買后直接起訴,索賠意圖明顯。

邵某解釋稱,這是因為起訴前就知道王云的為人,他是隨機拍攝的收貨過程;他在下單之前聽朋友說起,某服務區(qū)銷售員銷售忠縣的產品時被打假了,當時不知道是王云的產品。買了王云的產品發(fā)行有包裝問題,再去打聽銷售員被打假的事,才發(fā)現(xiàn)服務區(qū)那個案子也是王云的產品。

“當時聽朋友說王云跟打假人賣慘求饒,最后把銷售員推出來背鍋,自己什么責任都沒承擔。我知道找她交涉沒有用。我看不過這種自己掙錢,出了事賣慘甩鍋的做法?!?/p>

邵某說,王云在來年前采訪中自稱有百余人的微商團隊,現(xiàn)在加入會員群要預存188元,王云以預付方式收款發(fā)展下線銷售“三無產品”,“涉嫌傳銷”?!拔疫€查到她曾經與人合資注冊了一個注冊資金100萬元的農產品公司,其中一家投資商名下的其他公司注冊資金超過1000萬。這樣頻繁注冊公司,是不是為了偷稅漏稅?”

邵某說,百余人銷售、年銷售50萬元,“這樣的產量僅憑一家三口累到死都生產不出來”。

邵某說,他認為王云一方是規(guī)模化企業(yè),卻把老奶奶拉到鏡頭前痛哭吸引粉絲,如果漲到百萬粉絲,每人購買一份就是巨款?!坝芯W友認為10倍索賠太高,她如果一開始承認錯誤跟我好好說,我肯定會考慮她們創(chuàng)業(yè)困難,會少要點?!?/p>

王云接受媒體采訪

邵某稱19項起訴僅索賠成功1萬元

自稱維權不分大小

邵某說,兩天之前已正式網上向法院提交了名譽侵權起訴,大概三個工作日就能收到回復。他承認最初以代理律師名義聯(lián)系封面新聞記者時,隱瞞真實身份是擔心媒體對他不感興趣,目前有多家媒體私自以“職業(yè)打假人”身份稱呼他,對事件報道不實,他將搜集證據起訴媒體。

邵某介紹,他目前沒有長期固定的工作,同時在兼職送外賣和打假。他是通過網絡自學相關法律,從去年開始打假,在重慶至少針對小超市、小賣部發(fā)起了19次起訴。

“有些小超市一次性被起訴好幾項,比如黃豆、綠豆、方便面過期等一些問題。都是我日常出去旅游消費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的,不是特意去找茬。這么多問題說明超市老板的管理有問題啊?!鄙勰巢⒉徽J為自己的起訴行為,是故意針對小經營者,他說其中有兩家注冊為小超市的對象,實際經營場地不亞于大型超市,這些小超市顧客群體大影響面廣,自己作為“懂法的消費者在做正義的事情”。邵某稱不記得一共打假過多少對象,也沒統(tǒng)計過成功率,上述19項起訴一共成功拿到索賠款“一萬出頭”,刨除維權成本并沒掙到多少錢。他認為維權不分大小,他起訴的部分小超市經營面積堪比大超市,和王云的土特產經營部都是“大牌”。

封面新聞記者在中國文書裁判網看到,邵某曾以一份4.5元的散裝排骨面過期9天為由起訴,索賠1000元。最終法院判定退還貨款,駁回索賠要求。

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其中一名被起訴者徐先生,他是一家超市老板。徐先生表示曾因食品過期問題被邵某索賠1000元,開庭調解后賠償了600元。徐先生說,當時的監(jiān)控已經被覆蓋,他不清楚這件商品為何過了期還在貨架上,他不想讓打假者輕易拿到索賠,就耗到了開庭。

邵某提到的那名服務區(qū)銷售員,則告訴封面新聞記者,她當時以12元每瓶價格從王云那里買進40瓶甜面醬,沒交過加盟費、會員費。打假人從服務區(qū)貨架買走30瓶甜面醬,以包裝信息缺失為由起訴索賠1萬元,自己賠了5000元,她因為壓力大還不幸流產了。她說,當時未向王云支付過會員費、加盟費等額外費用。

王云制作的產品

被索賠“農戶”回應:

兩年前被索賠曾5000元私了 不怕被全國打假人盯上

封面新聞記者在忠縣當地媒體的報道上看到,王云的土特產經營部曾多次被報道過。

2020年至2021年的幾次報道中寫道:來自全國的60多個代理商把王云的土特產推向全國各地;她還為6個村民提供了穩(wěn)定的就業(yè)崗位,多的時候會有10多人,工資50元每天;擁有百余人的微商團隊,年銷售10余噸50余萬元,利潤25萬余元,通過務工、收購農產品等方式,帶動了20余個貧困戶脫貧致富。

對于“規(guī)?;a公司” 和“涉嫌傳銷”的質疑,王云稱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都想把生意做大,確實有一個會員群,以預存方式獲得優(yōu)惠資格,相互之間并無經銷、代理合同,沒有像正規(guī)的代理或者加盟一樣約定,必須購買多少貨或者提供多少利潤,相互之間沒有組織關系。

至于偷稅漏稅質疑,王云表示這些公司是創(chuàng)業(yè)過程中注冊,實際上一天都沒經營過,其中一家2021年3月注銷了。網上所有的銷售記錄都可以調閱,收到的貨款一部分到了土特產經營部對公賬戶,一部分到我個人賬戶,如果懷疑她偷稅漏稅,她會“歡迎稅務部門來查”。

“服務區(qū)那個銷售員的案子,確實是我們工作失誤,沒有標注生產日期,那個銷售員賠了5000元,我自己賠了5000元。”王云說,粉蒸肉的案子開庭前,邵某的律師建議她私了但被她拒絕。她認為之前曾私了過一次,打假者除了她還會盯上更多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,她“不甘心妥協(xié)”。

“這次事情鬧大了,估計我會被全國的打假人盯上,不管再難我會堅持到底?!蓖踉普f,重慶中院曾到她家工作指導,目前她正在準備積極應訴。
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 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
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您可能還會喜歡:

發(fā)表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