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島的港口優(yōu)勢,讓以主打進口商品的臨期超市日漸火熱。

文 | 馬銘徽
編輯 | 金文豐
“目前臨期商品行業(yè)還是很賺錢的。雖然這些商品快到保質期了,但是并不影響正常使用和食用,而且價格也很低廉,因此買的人特別多。”在位于青島城陽區(qū)仙山東路的三小優(yōu)進口商品折扣倉青島城陽店(下稱“三小優(yōu)城陽店”)里,工作人員小李一邊補著貨架上的商品,一邊說道。
2020年,受疫情影響,許多本該在春節(jié)正常銷售的商品遭受了大面積積壓,很多廠家、各級代理、終端經銷商們都開始面臨不同程度的庫存壓力。即便在復工復產后,由于食品的保質期相對其它品類的商品要短,大量的積壓食品就被劃進了“臨期食品”的范疇。

隨著臨期食品的增多,臨期食品的市場價值也逐漸被發(fā)掘。從最初通過小規(guī)模店鋪進行臨期食品的折扣銷售,到線下專賣店的出現(xiàn),再到臨期食品被放到電商平臺進行銷售,行業(yè)的受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。臨期食品的市場發(fā)展也正走向規(guī)范化、規(guī)?;呱隽艘允圪u臨期食品為主的“甩甩賣”垂直電商平臺和“錢大媽”、“好特賣”等線下銷售平臺。
作為山東的經濟中心,青島在外貿進出口方面有著天然優(yōu)勢。近年來,青島加強與日韓兩國的貿易聯(lián)系,尤其是西海岸綜合保稅區(qū)、前灣綜合保稅區(qū)、膠州灣綜合保稅區(qū)成立,使得青島成為進口食品較為集中的集散地之一。臨期超市進入青島之后因地制宜地演變成了“臨期+正期”混合銷售的折扣店,一些大型的進口商品折扣店和折扣倉儲賣場也開始進入青島市場。
混搭銷售的“青島模式”
9.9元一組的網紅巴黎水、15元兩盒的自熱火鍋、2.9元一瓶的元氣森林氣泡水、29.9元一桶的市場零售價88元的炭烤腰果……這些陳列在三小優(yōu)城陽店貨架上的商品,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——保質期一般都還有3-5個月。
12月27日雖然是工作日,但三小優(yōu)城陽店下午3點依然很熱鬧。筆者觀察到,在半個小時的時間里,有20人進入賣場。在賣場中挑選商品的,以年輕人和年輕寶媽居多。
“我們的經營模式是倉儲式賣場,占地大概有1千平方米。雖然位置靠近原來的流亭國際機場,較為偏僻,但來的人還是很多的。剛開始是周邊工廠的工人和居民,但是現(xiàn)在有很多其他區(qū)域的顧客開車前來,一些學生也會組團過來消費。”三小優(yōu)城陽店的銷售經理陳凌說。
賣場中的工作人員正在不停地忙碌著。小李表示,賣場里的貨品種類大約有兩千種,由于價格便宜,很多人都會來撿漏,有些商品甚至會被顧客整箱帶走。
傳統(tǒng)印象里,“甩貨”是老年人的撿漏專利,但這個說法換成了“臨期食品”后,卻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,甚至成為一些年輕人的“專寵”,“用打折的價格,吃到不打折的美味”成為新的消費理念。

臨期食品不僅價格吸睛,貨品種類也是一大亮點,最典型的就是進口零食。由于進口食品運輸周期比較長,再疊加通關、檢疫等因素,時間難以掌控,超過允收期之后也難以退回。因此,有的進口食品一到就被拉進了臨期倉庫。
青島作為中國第二大外貿港口,尤其是山東自貿區(qū)青島片區(qū)的建設和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(qū)為青島進口商品帶來了優(yōu)勢。
“目前三小優(yōu)進口商品折扣倉里的進口商品大多來自日韓,也有一部分來自其他國家。當然,折扣倉里的產品也并不全是進口產品,也有一些國產品牌。”陳凌說。
“老年人對臨期食品的接受度上還是差了點。單純只賣臨期食品很難經營下去的,所以在青島,大部分折扣店里都會加一些正期的折扣商品?!?/span>青島市市南區(qū)漳州路一家進口商品折扣店的老板李先生表示,“正期折扣商品很多顧客都喜歡,但由于自己店鋪面積受限,折扣店里的品類并不是很多。但在類似于三小優(yōu)、每日優(yōu)購、嗨淘優(yōu)購等大型倉儲式折扣商品賣場里,不僅有洗護用品,就連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涵蓋在內混搭銷售?!?/span>

對此,陳凌也表示,現(xiàn)在青島大部分的進口商品折扣店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臨期超市,其中40%是進口食品,30%為網紅食品,10%為正期食品,只有20%是臨期食品。
根據(jù)高德地圖和天眼查的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青島有55家進口商品折扣店,其中不乏全球優(yōu)品等全國連鎖品牌。“因為是混搭銷售,所以‘折扣店’比‘臨期商品’更能吸引顧客,顧客從心理上也更加容易接受?!?/span>李先生說。
低成本的引流密碼
臨期商品的火熱很快吸引了許多投資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目光,成為了資本領域的新熱潮。
臨期食品連鎖超市“好特賣”不到2年已經融資3輪,全國門店接近200家;曾獲阿里巴巴投資的臨期電商“好食期”,用戶數(shù)已接近1億;58旗下的二手交易平臺“轉轉”也下場做起了臨期食品倉庫。三小優(yōu)進口商品折扣倉也在青島開起了五家門店,成為了青島專銷臨期食品的本土品牌。
據(jù)艾媒咨詢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0年,中國零食行業(yè)市場規(guī)模達3萬億元,即使按1%的庫存沉淀計算,臨期食品行業(yè)規(guī)模也會突破300億元。
消費者觀念改變、創(chuàng)業(yè)者專營、加上資本和媒體加持,讓這個長期處于邊緣的行業(yè)熱火起來,并形成新的“時尚”。
對于臨期超市里的貨源,“倒爺”林金喜算是門兒清。
林金喜曾經做了15年食品經銷商,他告訴筆者,在食品行業(yè)里,越是大牌的廠商,對經銷商要求越高。許多廠商會對經銷商下指標,要求一個季度進一定數(shù)額的貨,有的廠商會設立獎金激勵經銷商完成目標。在一些大賣場中,許多食品在保質期不到2/3時就會開始搞促銷活動,有些因滯銷臨期的商品也會退給經銷商。

“2019年的時候,青島許多商場都出現(xiàn)了進口食品的促銷專柜或外圍促銷賣場。雖然臨期商品的價格比正期商品的便宜,但對于這些大賣場來說,臨期商品的售賣不僅可以收到利潤分成,還可以收獲客流達到引流的目的。”林金喜說,在當時,僅大潤發(fā)春陽店的兩個促銷柜臺一天的營業(yè)額便達到了15萬元。
“三個月內的臨期基本就是零售價的一到兩折,但這些商品并不影響使用,售價雖然低,但我們的進價也低,薄利多銷就是。如果時間更近,那就優(yōu)惠力度再加大,貨品終歸可以銷售出去?!标惲枵f。
臨期食品的火熱讓不少人開始想要入局分一杯羹。陳凌表示,臨期商品的價格便宜就已經足夠吸睛,說它是當代網紅界的引流密碼都不為過。
林金喜表示,開一個臨期超市其實很賺錢。這些門店通常面積在80至120平方米,只要是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,臨期超市的客流量會大一些。“不要覺得臨期超市比一些折扣倉的面積小就不賺錢,在貨源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營收在20萬—30萬元之間是有可能的?!?/span>
內容來源:財經齊魯微信公眾號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